13年前,一名5岁的小姑娘走失后被送往福利院暂养。13年后,在鼓楼警方帮助下,经过DNA比对,小姑娘找到亲人。
23日上午,在市儿童福利院度过13个春秋的刘文英与亲人团聚。这是近年来鼓楼警方通过DNA比对,从福利院里找回的第一名走失儿童。
“我只记得妈妈绑着辫子,爸爸有浓浓的胡子。”这幕情景一次次在刘文英梦境中重现过。13年了,面对陌生而熟悉的亲人,她身子微微颤抖着。
走失时只有5岁,当年的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父母的样子她还记得。13年后,当父母站在她面前,拉着她的手泣不成声时,她却无法将眼前这对两鬓已有白发的男女与记忆中的父母画上等号。 虽然父母的外表变化很大,但是“压岁钱”“黑雨伞”“老爷爷”等记忆碎片拼起来,文英似乎又回到13年前。即便手中没有DNA亲子鉴定结论,她也相信眼前这对男女就是梦里见过无数次的父母。
18年前,一名叫小珍的女孩出生在罗源一户姓陈的普通农民家庭。小陈的亲戚小林家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女儿,于是小珍被过继到小林家。随着小珍一天天长大,小林夫妇发现小珍看东西模模糊糊,而且走路时撞东撞西,于是,小珍5岁时,夫妻俩带着她到福州省立医院眼科看病。
当天下着小雨,小珍拿着一把黑雨伞在医院里玩耍,玩着玩着走出医院大楼,消失在人群中。发现小珍丢失,小林夫妇到处寻找,并向警方报案。此后,夫妇俩以及小珍的亲生父母不断扩大寻找范围,甚至骑车到长乐、福清等地寻找但始终没有消息。
今年4月,公安部门开展“打拐”行动,派出所民警深入市儿童福利院等辖区相关单位排查摸底,采集疑似被拐或失踪儿童DNA血样数据录入公安部被拐以及失踪儿童数据库。12月16日,民警将福利院里刘文英等人的DNA血样送检比对。在比对过程中确定刘文英与罗源一对姓陈的夫妇有血缘关系。经过核实,刘文英正是当年走失的小珍,因为她是牛年被送到福利院,因此取牛的谐音改名刘文英。
23日上午,亲生父母以及养父养母赶到福州市儿童福利院与小珍见面。此时的小珍已经是高二的学生。她长得亭亭玉立,健健康康,接人待物很有礼貌。对于以后,小珍表示,她想先上完学,然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亲人们都表示尊重小珍的选择。福州市儿童福利院的谢院长表示,福利院永远是小珍的家,她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院方都会尽可能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