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刑侦案件中,文字、图像由于形象可见常常作为破案的线索。“其实声音也是一种重要的线索。”南京师范大学司法鉴定所的赵杰主任告诉记者,绑架勒索、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中,声纹识别技术可以在一段录音中查找出嫌疑人或缩小侦查范围;此外,声纹识别技术还可以作为法庭上提供身份确认的旁证。
录了音“老赖”照赖
“本金都还给你了,利息到年底再给。”刘某信誓旦旦地说。“你说谎,我明明一分钱都没拿到,不信你听听自己以前说过的话。”王某反驳道。
刘、王二人是生意上的朋友。当初,刘某跟王某借钱,看在俩人的交情上,王某二话不说就把三万元借给了刘某。当时双方并没有写任何借据,刘某口头上跟王某约定三个月就还钱。
很快三个月过去了,王某跑去找刘某要钱,刘某推说最近生意不太好再缓三个月还,王某也没计较就又等了三个月。
转眼又过了三个月,刘某又以各种理由推托没能把钱还上。这一等就是5年过去了,王某很焦急,担心这钱收不回来。后来朋友帮他想了个办法,在他和刘某打电话时录音。王某在电话里跟刘某说自己最近手头有点紧想要回那笔钱,刘某听了便答应在年底前还钱,之后王某拿着这段录音找到了刘某。
“是我说的没错,但你把关键的话剪了。”刘某听后矢口否认,坚称自己已经把本金还了,“你爱信不信。”面对欠钱不还的“老赖”,王某没了法子,最后找到了鉴定所要求对录音做鉴定。
“看”图谱找节点
“任何声音,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呈现出的声纹图都是圆润的,是没有棱角的波纹,但是如果录音在录制的过程中有过暂停,那么声音呈现出的图案,在暂停的一瞬间或剪接的一瞬间一定会有一个很尖或平的节点,这个节点可能很小,呈现在图上可能只有几微米,但只要发生过的事就一定会有痕迹。”赵主任说。
拿到录音后,鉴定人员通过转入设备和相关音频软件将其导入电脑,讲话者的声音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后,就会得到“声纹图谱”。利用专业仪器把录音音频无限放大,鉴定人员通过仪器侦测和人眼观看共同寻找可能出现的节点。
“通过反复查看,我们最终确定,这个录音是没有经过人为剪辑处理的。”赵主任说,为了更精确,他们又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做了细致分析,“声音抗干扰性较差,通常和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任何细微的地方都不放过。”
最后,凭借着鉴定结果,法官判定刘某事实上向王某借了钱没还,责令其在限定时日内还清,否则法院将强制执行。
“听”出异同
“总体而言,我们对声音的感知最重要的还在于听。”据赵主任介绍,声纹鉴定中的“听”,就是听辨检材的样本的全部语音材料,对语音、音高、变音、变调、节奏、清晰度、流畅度以及是否伪装等进行辨别。
另外,还要听辨语义、词汇、语法及其表达方式的异同,最后得出相似或差异程度的评价。“这看似简单其实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我们的鉴定员在做鉴定时一盘几分钟的带子往往要听个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在利用录音资料作为证据时,可能需要证明录音资料中的声音是否为某一特定的人所发出的问题。由于每个人说话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习惯特征,并可通过录音资料反映出来,声纹与指纹相似,也有“人各不一”的个体特征。
“声音在记录、传输过程中虽然有可能发生畸变,但只要抓住本质性的特征进行比对分析,完全能够得出声纹是否相同的定量评价。”赵主任说,因而可以通过鉴定认定录音资料的具体内容是否为某一特定的人所说,从而为案件的调查和审理提供依据。
如今声纹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刑侦破案、罪犯跟踪、银行交易、案件取证、汽车声控锁、信用卡认证等领域。它将和指纹识别、DNA鉴定一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